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范泰兴:党内法规体系与重点内容

[复制链接]

          范泰兴老师主页

《党内法规体系与重点内容》课纲
全国高级职业培训师 范泰兴
课程概述
党内法规是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文献,是党员及党员干部遵纪守规的依据、也是纪检干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遵循。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深入了解党内法规体系的构成、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增强对党内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本课程涵盖党内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梳理党内法规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党内法规体系的架构:介绍党内法规体系的层次、类别和相互关系。重点党内法规解读:深入分析一些关键的党内法规,如党章、准则、条例等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党内法规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管党治党中的重要性。党内法规的执行与监督:强调党内法规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措施。
课程收益
1. 系统了解党内法规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2. 掌握党内法规的体系构成和主要法规文件。
3. 深入学习党内法规的重点内容,包括党的组织原则、纪律要求、党员权利义务等。
4. 分析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和治理中的作用。
5. 探讨如何有效贯彻执行党内法规。
6. 提高对党内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党纪意识。
7. 培养自觉遵守党内法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课程特色
实战:讲解剖析实战案例,情景带入更深刻,学习更容易。
实践:课堂专项技能模拟,模拟实践更轻松,落实更简单。
实操:课程结构环环相扣,系统记忆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授课方式
实战讲授+案例研讨+情景互动。
课程时间
半天,可根据客户需要调整相应的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党员、党员干部,专、兼职纪检干部等。
课程大纲
【导入】视频原司法部部长傅政华贪腐案。
【思考】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性。
践行责任担当
(一)习近平总书记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1)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2)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3)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论指出
(1)坚定反腐败斗争决心信心: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2)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3)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3.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队伍的要求
(1)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加强队伍建设
(3)坚持党的领导
(4)防止“灯下黑”
4.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干部的要求
(1)做自我革命的表率
(2)遵规守纪的标杆
(3)强化政治监督
(4)正风肃纪反腐
(5)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案例一】视频原中纪委吴文广、孟弘毅案件处置跑风漏气案。
(二)党内相关名词解释
1.纪检2.监察 3.纪检职责 4.巡视 5.巡察 6.党纪处分种类7.一岗双责 8.一案双查 9.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10.两个确立 11.两个维护  11.三转 12.“三不”体制机制“ 13.三个区分开来 14.四个自信15.四个意识 16.四风 17.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18.党的六大纪律 19.中央八项规定20.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三)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责
(四)纪检干部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1.如何做到忠诚 2.如何做到干净 3.如何做到担当
(五)纪检干部如何做好监督、执纪、问责
1.如何做好监督 2.如何做好执纪 3.如何做好问责
(六)如何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
1.如何提升政治判断力 2.如何提升政治领悟力 3.如何做提升政治执行力
二、党内法规基本情况
(一)党内法规概念
1.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特定
2.党内法规的使用名称特定
3.党内法规的规范事项特定
4.党内法规的框架结构特定
5.党内法规的表述方式特定
6.党内法规的审批和发布方式特定
(二)党内法规体系
1.按照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划分
(1)中央党内法规
(2)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
(3)省级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
2.按照基本框架划分:“1+4”基本框架
(1)党章
(2)党的组织法规
(3)党的领导法规
(4)党的自身建设法规
(5)党的监督保障法规
3.我党主要党内法规
(1)中国共产党章程
(2)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5)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6)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7)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8)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
(9)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10)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
(11)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4.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三)中央纪委起草的中央党内法规情况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起草中央党内法规
(1)一部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2)六部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3)三部规则:《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
2.出台党内法规的依据
(1)党章是根本
(2)准则是基础
(3)监督是抓手
(4)党纪是尺子
(5)问责促落实
(6)权利须保障
(7)纪委工作条例是全面规范
(8)规则是约束
(四)国家立法中的监察法律法规情况
1.宪法有关规定
2.《监察法》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1)把握几个关系
(2)监察对象全覆盖
(3)监察职责
监督、调查、处置。
3.《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1)什么是“政务处分”
(2)明确了在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方面,实行政务处分和处分并行的体制。
(3)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4.《监察官法》
(五)几点认识和体会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学好用好法规制度的根本遵循
2.把握法规制度建设体系,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
(1)把握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
(2)把握好学习和执行的关系
(3)把握好执行和监督的关系
3.纪法贯通,一体适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纪法贯通
4.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
(1)党内法规:党章,准则,条例(监督、执纪、问责等方面),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党内规范性文件……
(2)国家法律法规:宪法,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监察规范性文件……
三、党内法规重点解读
(一)《中国共产党党章》
1.党章是什么
2.党章简介
3.党的性质
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5.党的行动指南
6.党的初心和使命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10.党的群众路线
11.党的思想路线
.......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1.党员廉洁自律规范
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三)《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1.党的问责工作的指导思想
2.党的问责工作原则
3.党的问责工作的对象
4.党的问责工作方式
(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1.党内监督的体系
2.纪检专责监督ꢀ
3.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4.正确对待组织监督
(五)《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
1.总则
2.机构和人员
3.巡视范围和内容
4.纪律与责任
(六)《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纪律处分条例概述
党的六大纪律的含义
2.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坚持的原则
3. 对党员、党组织的纪律处分
(1)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2) 对党组织处理
(3) 处分种类及处分影响期
(4) 精准运用“四种形态”
(5)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
(6) 关于党纪处分影响期的计算问题
(7) 党纪处分对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的影响
4.党纪处分与政纪处分匹配使用原则
5.问责对象和分清责任的问题
6.从轻、减轻处分和从重、加重处分
7.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8.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9.违反党的六大纪律案例
(1)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二】原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公开发表与从严治党相违背言论。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违反政治纪律
【案例三】违规吃喝。中纪委公开通报青海省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四】张某,某县县委副书记,据不服从分配。
(3)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五】原李春生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涉嫌受贿等。
(4)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六】辽宁省公安厅三任厅长,充当黑势力团伙“保护伞”案件。
(5) 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七】泄露、扩散纪律审查秘密。中央纪委原第六纪检监察室副处长袁卫华,多次给涉案人员故意泄露案情,由此承揽到超10亿元的工程项目。
(6)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案例八】成都胡继勇和董思槿牵手门案件。
课程回顾与共勉——
认真学习强素质,勤勉履职勿失职。
党内法规须牢记,廉洁自律不谋私。
注:具体授课内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与培训效果进行微调。

范泰兴老师的相关内容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