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检审查谈话》课纲 【课程目标】 1.使学员深入理解纪检审查谈话的重要性和原则。 2.掌握纪检审查谈话前的准备工作要点。 3.学会运用有效的谈话策略与技巧,提升谈话效果。 4.了解谈话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笔录制作规范。 5.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特色】 实战:讲解剖析实战案例,情景带入更深刻,学习更容易。 实践:课堂专项技能模拟,模拟实践更轻松,落实更简单。 实操:课程结构环环相扣,系统记忆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授课方式】 实战讲授+案例研讨+情景互动+分组讨论+精彩点评。 【课程时间】 半天,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的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 纪检监察干部、从事审查调查工作的相关人员。 【课程大纲】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论纪检工作 1.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队伍的要求 (1)使命光荣、责任重大(2)加强队伍建设(3)坚持党的领导(4)防止“灯下黑” 2.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干部的要求 (1)做自我革命的表率(2)遵规守纪的标杆(3)强化政治监督(4)正风肃纪反腐5.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导入】视频原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思考】纪检审查调话的重要性、如何做好纪检审查谈话工作 一、纪检审查谈话概述 (一)纪检审查谈话的重要性 1.在案件查办中的关键作用,是获取证据、突破案件的重要手段。 2.对维护党纪国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二)谈话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不缩小。 2.依规依纪依法:严格遵循相关纪律规定和法律法规。 3.教育挽救: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 4.安全文明:确保谈话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保持文明谈话态度。 【案例一】青岛市即墨区李某某案:青岛市即墨区纪委监委查办某街道原党工委书记李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了解到李某某有投案意向但心存顾虑。区纪委监委分管案件的副书记与李某某进行首谈,耐心讲政策、给出路、做疏导。最终,李某某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并交待了组织尚未掌握的违纪违法问题。 (三)谈话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 1.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谈话的具体规定。 2.强调谈话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纪律要求,如保密纪律、廉洁纪律等。 二、谈话前准备 (一)组织谈话力量 1.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和被审查调查人情况,合理组建谈话小组。 2.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如主谈、辅谈、记录等,强调成员间的协作配合。 3.针对特殊情况(如女性涉案人员、语言不通等),安排合适人员参与。 (二)熟悉案件情况 1.全面了解被审查调查人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特点等。 2.分析案件现有证据材料,梳理证据链,找出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 3.研究与案件相关的党纪法规、政策文件,为谈话提供依据。 (三)分析谈话条件 1.评估自身优势,如掌握的证据、政策优势等。 2剖析被审查调查人可能采取的对抗方式及不利因素,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四)制定谈话提纲 1.明确谈话目的和主题,围绕案件核心问题设计问题。 2.按照逻辑顺序编排问题,先易后难,逐步深入。 3.预测被审查调查人的回答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准备相应的追问和应对措施。 【案例二】湘西州政协原副主席向顺荣案:湖南省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主任张峰查办湘西州政协原副主席向顺荣案件时,每天主持三场谈话,从上午9时到晚上12时,连续谈了十多场。向顺荣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最终交代了其违反政治纪律,与多人串供、销毁证据,对抗组织审查,以及违反廉洁纪律,搞权色交易等问题。2020年9月,向顺荣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三、谈话中的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理 (一)谈话场所的安全保障 1.选择安全、合适的谈话场所,确保场所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2.对谈话场所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如门窗是否牢固、电器设备是否正常、有无隐藏的监控设备等。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身体状况。 (二)谈话对象的安全保障 1.了解谈话对象的身体状况,如有疾病史或身体不适,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2.在谈话过程中,关注谈话对象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其人身安全。 3.严禁对谈话对象进行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1.针对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谈话对象情绪激动、自残自杀、突发疾病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2.明确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谈话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四、谈话策略与技巧 (一)开场技巧 1.营造合适的谈话氛围,根据被审查调查人的特点选择严肃或缓和的开场方式。 2.表明谈话目的和原则,消除被审查调查人的疑虑和抵触情绪。 (二)提问技巧 1.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如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引导式提问等,获取准确信息。 2.把握提问节奏,避免过于急促或拖沓,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 3.针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追问,不放过任何疑点。 (三)倾听技巧 1.专注倾听被审查调查人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如点头、眼神交流等。 2.从回答中捕捉关键信息、矛盾点和线索,为后续提问和追问提供依据。 3.避免打断被审查调查人的陈述,除非偏离主题或故意回避问题。 (四)心理战术 1.分析被审查调查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如恐惧、侥幸、对抗等,采取相应的心理攻势。 2.运用情感感化、政策攻心等方法,突破被审查调查人的心理防线。 3.适时展示证据,给被审查调查人造成心理压力,但要注意证据使用的时机和方式。 (五)语言表达技巧 1.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生僻的词汇。 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表达清晰准确。 3.控制语速和语调,根据谈话氛围和需要进行调整 。 (六)把握审查谈话技巧 1.充分准备:提前了解案件相关信息、谈话对象的背景等,明确谈话重点和目标。 2.营造氛围:创造一个相对宽松、信任的谈话环境,让对方能放松心情。 3.态度平和:保持 冷静、客观、平和的态度,避免过于强硬或咄咄逼人。 4.循序渐进:按照合理的逻辑和节奏推进谈话,从易到难逐步深入。 5.善于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陈述和解释,不随意打断,展现出尊重。 6.提问精准:提出清晰、明确、有针对性的问题,以获取关键信息。 7.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肢体语言等,捕捉细微反应,判断其心理状态和真实性。 8.合理引导:在必要时巧妙引导谈话 方向,避免被对方带偏或陷入无关话题。 9.核实细节:对重要细节反复核实确认,确保信息准确。 10.政策教育:适时进行政策法规解释和教育,让对 方明白问题的严肃性。 11.心理共鸣:尝试在某些方面找到与对方的共鸣点,增加沟通效果。 12.记录详实:做好详细的谈话记录,准确记录关键内容和重要表述。 13.灵活应变:根据谈话进展和对方反应,及时调整谈话策略和方式。 五、谈话笔录制作 (一)笔录制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记录谈话内容,保持原汁原味,忠实于谈话对象的表述。 2.记录全面完整,包括谈话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谈话过程、关键问题和回答等。 3.语言规范、简洁,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二)笔录制作的技巧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2.合理运用省略和概括,对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适当简化。 3.及时核对和补充记录,确保笔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笔录的审核与完善 1.记录人员自审,检查有无遗漏、错误或表述不清的地方。 2.谈话人员审核,重点审查笔录内容与谈话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3.将笔录交谈话对象核对,允许其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并做好相应记录。 【案例三】某正处级领导干部郑某案:南昌市纪委监委第八室三级调研员胡贤清参与查办正处级领导干部郑某严重违纪违法案时,郑某虽已交代部分问题,但仍对一些自认为组织未掌握的问题企图蒙混过关。恰逢建党100周年,胡贤清带领谈话组与郑某一起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郑某深受触动,流下忏悔泪水,不仅如实交代了全部问题,还主动撰写了4份案件剖析材料,为全省办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借鉴。 五、践行责任担当 (一)习近平总书记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1)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2)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3)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2.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 (1)坚定反腐败斗争决心信心: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2)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3)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3.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队伍的要求 (1)使命光荣、责任重大(2)加强队伍建设(3)坚持党的领导(4)防止“灯下黑” 4.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干部的要求 (1)做自我革命的表率(2)遵规守纪的标杆(3)强化政治监督(4)正风肃纪反腐5.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案例四】纪检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二)纪委办职责 1.负责协助本单位党组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对所属单位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组织制定反腐倡廉等相关制度,并监督执行。 3.负责对所属单位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党员干部行使权力和遵守纪律等方面进行监督。...... (三)党内相关名词解释 1.纪检2.监察 3.纪检职责 4.巡视 5.巡察 6.党纪处分种类7.一岗双责 8.一案双查 9.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10.两个确立 11.两个维护 11.三转 12.“三不”体制机制“ 13.三个区分开来 14.四个自信15.四个意识 16.四风 17.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18.党的六大纪律 19.中央八项规定20.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 (四)党内常用制度规定 1.《中国共产党章程》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3.《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4.《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5.《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6.《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7.《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8.《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五)如何落实纪检工作方针 1.事实清楚是定性处理的基础, 2.证据确凿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 3.定性准确是正确处理的关键, 4.处理恰当是结果和目的, 5.手续完备、程序合规是处理恰当的制度保证。 (六)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1.如何做到忠诚2.如何做到干净3.如何做到担当 (七)如何做好监督、执纪、问责 1.如何做好监督 2.如何做好执纪 3.如何做好问责 (八)国企纪检干部如何履职尽责 1.把准政治定位,强化政治监督 (1)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 (2)严明政治纪律 2.紧扣国企核心,监督权力运行 (1)紧盯“关键少数” (2)聚焦重点领域 (3)强化“三重一大”监督 3.严格执纪问责,保持高压震慑 (1)依规依纪依法办案: (2)发挥查办案件综合效应 4.深化作风建设,纠治突出问题 (1)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 5.抓实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1)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 (2)推动廉洁文化进国企 6.完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1)整合监督资源 (2)用好外部监督 7.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1)锤炼政治品格 (2)提升专业素养 (3)强化自我监督 课程回顾与共勉—— 认真学习不自满,努力工作勿失职。 忠诚干净又担当,履行职责不谋私。 注:具体授课内容,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与培训效果进行微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