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劝                   ——透过行为识动机的影响技术                    课程目标: l  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式,养成“从结果反推行为,从行为反推动机”的思考习惯 l  掌握说服三步骤:平衡信息库,给动机,想方法 l  运用米塞斯的三大动机理论(愿景、不满、信念),发挥影响力和说服力 l  在沟通中实现交互赋能,平等联盟   课程亮点: 戴愫老师课程基于经济学中理性人行为背后的三大动机,帮学员快速形成说服和影响的思路。   |    版块    |    教学内容    |  |    热身讨论        |    一、沟通本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二、写下一个你想解决的沟通困境   三、分享一个你过往最自豪的沟通经验       说服力挑战初体验        |  |    概述        |    一、米塞斯的三大动机理论:   1、 对更好状态的“愿景”   2、 对现状的“不满”   3、 能达到更好状态的“信念”        |  |    沟通前:   对抗DDG        |    一、对抗自己的DDG   (Distortion扭曲、Deletion删减、Generalization概括)   1、 暂缓评判   2、 换框思考   l  将问题框换为结果框   l  将小框换为大框   l  情境换框   l  意义换框       二、对抗他的DDG   1、 改变自我   2、 切换时空   l  换节奏:从被动到主动   l  换能量——从低能到高能   l  换体感——从警惕到舒适        |  |    沟通中第一步:   平衡信息库        |    一、定义关系   二、听懂需求  (PIN: position, interest, need)   三、表达自己   四、校准目标   小组内角色扮演:   案例一:你担心客户想换一个价格比你便宜的供应商,你找客户谈。   案例二:同事总是晚交报表,我的远程邮件催促很无力。   案例三:你升职后,闺蜜不配合你的工作安排。   案例四:同事在工作汇报时总是有意无意地抢你的功劳。        |  |    沟通中第二步:   给动机        |    一、愿景   1、突显价值   l  向上沟通时,突显可预测、可 展望、可控制的自我价值    2、赋予身份   l  自由人:让他有选择的提问   l  主导者:正向提问   l  权威:反射性提问   l  自己人:对抗共同敌人的提问       小组讨论:   案例一:你不得不辞退一位业绩还可以的员工。   案例二:你的专业能力很强,于是你成了团队里干活儿最多的那位。       二、不满   1、 预测损失   l  他怕什么?   l  “3F”(feel,felt,found)   2、 展示差距   l  “确认一下”   l  “Yes,  and”       小组讨论:   案例一:你负责组织培训,但同事觉得培训太耽误时间。你想让他积极参加培训。   案例二:公司茶水间需要装修,领导嫌你提的施工预算太高。你想让他接受你的预算。   案例三:实习生犯了低级错误还不谦虚。你想让他认识到错误,逐渐进步。       三、信念   1、 动员社会   l  他的意见领袖是谁?   l  谁可以帮他?   2、 设计系统   l  提供工具   l  简化流程   l  设置奖惩   l  传播亮点        |  |    沟通中第三步:   想方法        |    一、先拆分   需求越拆越多       二、打包   1、答应一些他的需求   3、 提出一些自己的需求       四、形成WWWF方案       小组讨论:   案例一:一位优秀的下属要求加薪20%, 这个幅度太大,而且公司正在削减人力成本预算。   案例二:你所在的IT部门刚刚收到市场部的紧急工作要求,需要立即更新客户管理网络,以便在下个销售周期之前(1周后)发起一场大型的在线客户调查。你根本做不到。   案例三:你在淘宝上订了一批名片,你订的是布纹纸,他寄过来的是珠光纸。你要求退货,他不同意,反倒说你的排版有问题,幸亏他当时帮你改了排版。   案例四:今年业务太忙,加上年会时间又临时提前了两周,你负责组织年会,实在焦头烂额,你想把部分工作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你怎样和老板沟通?        |  |    沟通后        |    一、公开方案   二、立即兑现   三、频繁反馈   四、明智地信任        |  |    综合案例共创思路        |    小组角色扮演:   案例一:“有求必应”的呼唤——文案部李经理vs品推部王经理   案例二:“找借口”的领导——小刘vs领导   案例三:“偏心”的领导——产品开发部的李工vs王经理   每个学员为自己的沟通困境制定行动方案        |  |    课程总结    |    Q & A   课程穿插沟通题抢答环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