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方法——TRIZ 课程背景: 今天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也面临着许多典型的困局: • 客户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难以满足 • 为找到方案,需要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实验,浪费巨大 • 成本越来越高,降低成本的手段越来越乏力 • 面对互为矛盾的要求,不得不权衡进行折中 • 竞争对手的专利如鲠在喉,要么付钱,要么应诉 为了应对上面的挑战,实践和应用TRIZ理论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企业: • 创新地解决技术难题,满足客户要求 • 大幅减少试错成本,快速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 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同时保证功能水准不降低 • 创新地突破技术瓶颈,同时满足互为矛盾的要求 • 规避竞争对手的专利,同时为自有专利建立保护 本课程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力求提升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地解决的企业面临地实际问题,实现预期的收益。 注:TRIZ原意为“发明性问题解决理论”,该方法理论起源于苏联,是最有效的创新方法理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TRIZ陆续在波音、P&G、GE、福特汽车、摩托罗拉、西门子、三星电子、现代汽车、浦项制铁、Dior等众多知名企业落地生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课程目标: 1. 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思考路径; 2. 掌握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功能模型分析; 3. 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技术矛盾、物理矛盾、发明原理、分离原理。 课程时长: 1-3天(6-18小时) 课程对象: 企业研发负责人,研发总监,研发工程师、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工艺人员、企业创新管理人员等。 课程形式: 采取集中讲解,案例分析、应用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方式。 课程大纲: 1 TRIZ,更高效的创新方法论 1)TRIZ的起源 智慧小人法 2)TRIZ能做什么 3)新思维,新工具 工具:MPV、40个发明原理 形式:讲解、案例分析 2 分析问题 1)功能模型:更深入更系统地思考问题 工具:功能模型分析 形式:案例分析、讲解、小组实践、发表展示 3 解决问题 1)矛盾:技术创新的核心障碍 2)技术矛盾和发明原理:不折中地消除矛盾 3)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分解矛盾,满足互相矛盾的要求 工具:技术矛盾、矛盾矩阵、物理矛盾、分离原理 形式:案例分析、讲解、小组实践、发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