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找的讲师,职业讲师,商业讲师,培训师,讲师库-北京昭智教育

张光禄:银行投诉处理技巧与非法职业代理打击策略

[复制链接]

          张光禄老师主页

银行投诉处理技巧与非法职业代理打击策略
张光禄老师
【课程背景】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客户服务要求。客户投诉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损害银行的声誉和客户关系,还可能引发监管风险。同时,非法职业代理在金融领域的活动愈发猖獗,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干扰金融市场秩序,侵害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对银行的正常运营和金融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提升银行员工的投诉处理能力,加强对非法职业代理的识别与打击,成为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课题。
【课程目标】
1.      使学员全面掌握银行投诉处理的理论知识、流程方法和实战技巧,能够高效、妥善地处理各类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投诉带来的负面影响。
2.      让学员深刻认识非法职业代理的危害,熟练掌握其识别方法、防范策略和处置流程,增强打击非法职业代理的意识和能力,维护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
【课程收益】
1.      了解银行投诉的类型、成因、处理原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明晰非法职业代理的概念、特征、危害及监管要求。
2.      掌握投诉处理的沟通技巧、情绪管理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识别非法职业代理的敏锐度和应对处置能力。
3.      能够有效减少客户投诉的升级,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和质量;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职业代理,降低银行运营风险,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
【课程对象】
银行行长、副行长、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客服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关需求者
【课程时间】
1 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 银行投诉处理模块
1. 银行投诉处理基础理论
(1)   投诉的概念与类型
①     按照投诉内容分类
1)     产品类投诉(如理财产品收益未达预期、贷款审批流程不合理等)
2)     服务类投诉(如柜员服务态度差、办理业务效率低等)
3)     系统类投诉(如银行 APP 故障、ATM 机吞卡等)
②     按照投诉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投诉、重大投诉、恶性投诉
(2)   投诉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     银行方面:产品设计不合理、服务流程繁琐、员工专业素养不足、沟通不到位等
②     客户方面: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过高、自身认知存在偏差、情绪管理能力差等
③     外部环境方面:金融市场波动导致客户利益受损、行业竞争激烈使客户对比后产生不满等
④     运用“服务差距模型”找出客户期望与感知之间的五大差距
1)     管理层认知差距
2)     服务质量标准差距
3)     服务传递差距
4)     市场沟通差距
5)     感知服务质量差距
(3)   投诉处理的原则与重要性
①     投诉处理的五大核心原则
1)     及时响应原则
2)     客观公正原则
3)     客户至上原则
4)     依法合规原则
5)     闭环管理原则
②     投诉处理的重要性
1)     有效处理能够维护银行的声誉和品牌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客户流失
2)     通过投诉发现银行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银行的改进提供方向
3)     妥善处理客户投诉,客户保留率可提升 50% 以上
例:老师在浦发银行某市分行处理的一起由代销信托暴雷导致的消保,现场处理用时不到2    小时,不仅安抚了客户的情绪,同时还卖出了300万期缴保险产品
2. 投诉处理的流程与方法
(1)   投诉受理阶段
①     倾听技巧:运用“3L”倾听法
1)     Listen(认真听)
2)     Lever(适当回应)
3)     Label(总结确认)
4)     记住,一定要让客户充分表达不满情绪
例:当客户投诉时,可以说:“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慢慢说,我会仔细听您讲的每一个细节。”
②     记录要点:使用“5W1H”记录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1)     Who(谁投诉)
2)     When(何时投诉)
3)     Where(何地发生)
4)     What(投诉什么)
5)     Why(为什么投诉)
6)     How(希望如何解决)
③     初步回应:向客户表明银行对其投诉的重视,并告知后续处理流程和大致时间
(2)   投诉调查阶段
①     多方核实:通过查阅业务记录、与相关员工沟通、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实投诉内容的真实性和具体情况
②     问题分析:运用 “鱼骨图分析法”,从多维度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3)   投诉处理阶段
①     解决方案制定
1)     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2)     解决方案应满足客户的合理诉求,同时符合银行的利益和法规要求
3)     解决方案会用到的“SMART”原则
②     与客户沟通协商
1)     将解决方案向客户详细说明,耐心解答客户的疑问,争取客户的理解和认可
2)     在沟通中,可运用“同理心沟通公式”:复述客户感受+表达理解+说明处理方案
例:“您因为贷款审批延迟而感到着急,我非常理解,我们会加急处理您的贷款申请,预计明天就能有结果。”
(4)   投诉反馈阶段
①     及时告知
②     征求意见
(5)   投诉总结阶段
①     案例归档
②     经验总结
3. 投诉处理的技能技巧与实战演练
(1)   沟通技巧
①     表达技巧
1)     使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生硬的表达方式
2)     在拒绝客户不合理诉求时,采用“三明治”沟通法
②     非语言沟通技巧
1)     注意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保持微笑、眼神交流、身体微微前倾等
2)     永远给对方传递出真诚和尊重的态度
(2)   情绪管理技巧
①     自我情绪调节
1)     深呼吸调节法
2)     心理暗示调节法
②     客户情绪安抚
1)     运用“情绪安抚四步法”:认可情绪、表示理解、道歉安抚、解决问题
2)     核心是要帮助客户平复情绪,只有先解决情绪才能直面真正的问题
(3)   实战演练
① 设置不同类型的投诉场景,如理财产品收益未达预期投诉、柜员服务态度差投诉、贷款                    审批延迟投诉等,让学员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投诉处理的全过程。
② 演练结束后,各组进行展示,其他学员和讲师进行点评,重点分析在处理过程中运用的               技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通过实战演练,让学员熟练掌握投诉处理的技能技巧,提                   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聚焦打击非法职业代理模块
1. 非法职业代理的认知与危害
(1)   非法职业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2)   非法职业代理的危害
2. 识别与防范非法职业代理的方法和策略
(1)   非法职业代理的识别方法
①     客户异常行为识别
②     代理行为识别
③     信息核实工具
④     建立识别指标体系
(2)   防范非法职业代理的策略
①     内部管理强化
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非法职业代理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业务审核机制,严格审核客户身份和业务资料,对可疑业务进行重点核查
3)     加强对银行网点和自助设备周边环境的管理,及时清理非法小广告和宣传品
(3)   客户教育引导
①     通过银行官网、手机银行、营业网点宣传册等渠道,向客户普及非法职业代理的危害和识别方法
②     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线上宣传活动等,提高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客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金融业务
(4)   技术手段应用
①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客户业务行为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潜在的非法代理行为
②     开发非法代理识别模型,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自动识别高风险代理行为
3. 打击非法职业代理的协作与处置流程
(1)   内部协作机制
①     建立跨部门协作小组
②     信息共享与沟通
1)     建立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非法职业代理的相关信息和线索
2)     定期召开协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外部协作联动
①     与监管机构协作
②     与公安机关协作
(3)   处置流程
①     线索发现:通过员工巡查、客户举报、系统监测等方式发现非法职业代理线索
②     线索核实:由协作小组对发现的线索进行核实,确认是否属于非法职业代理行为及涉及的范围和程度
③     采取措施:根据核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阻止非法代理业务办理、清理非法宣传品、向相关部门报案等
④     后续跟进:对处置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范和打击机制
(4)   实战演练
① 设置非法职业代理的典型场景,如在银行网点周边发现非法代理贷款的人员、客户咨询通                    过非法代理办理理财业务等,让学员分组进行模拟处置演练
② 演练中,重点考察学员对非法职业代理的识别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内部协作和外部                    联动的执行能力
③ 演练结束后,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员熟悉处置流程和方法,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三、课程总结与展望

张光禄老师的相关内容

使用道具

管理技能讲师|企业战略讲师|新媒体讲师|营销服务讲师|职场技能讲师|人力资源讲师|党政爱国讲师|财税金融讲师|生产管理讲师|其他类讲师|内训课程|讲师列表|公开课|

讲师库 | 讲师列表 | 账号登录 | 立即注册 | 网站地图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98 | 京ICP备2024062795号-1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